早春时节的东北大地依然冰封雪裹,茫茫的田野覆盖着雪白的“棉被”,尚在“酣睡”。
而此时,勤劳的农民朋友已经开始忙着为几个月后的播种做准备了,他们精挑细选着优良种子,期待着能有一个好收成。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是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关系着“饭碗”安全。
“请出示一下生产经营资质”“我们需要查看一下包装标签和使用说明”……正值广大农户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为了切实守护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接连几天,吉林省白城市公安局环侦支队多次组织警力深入全市范围内重点生产、销售种子企业走访巡查。
“一定要守法经营,不能侵害农民的利益。”民警从某种业公司出来,刚准备上车离开,却被一位大哥拉住了。
几分钟后,警车徐徐停在了大安某种业公司附近。民警的目光顺着微开的大门缝隙望去,发现里面有用篷布覆盖的堆垛。
半个小时前,大哥告诉民警,大安市的焦某最近从外地运回70吨散装种子,囤积在某种业公司里。大哥就住在附近,时常路过该种业公司。这些天,他时常听到种业公司里传出灌装的声音,每天都忙到深夜。
该种业公司的这一反常举动,立即引起了民警的警觉。在大哥的带领下,民警来到种业公司附近查看。经过观察,民警发现,未被篷布覆盖的边角处,露出一袋袋星星点点的黄色,正是玉米。
一般来说,种业公司都是采购生产厂家包装好的袋装种子售卖,这家种业公司却进了如此多的散装种子,并私自灌装,其行为极为可疑。民警认为,这些种子很有可能有问题。
面对坑农害农、侵害农民合法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白城市公安局坚持“零容忍”严打态势,环侦支队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全力展开侦查。
办案民警多次召开案情分析研判工作会,不断拓宽办案思路,集中研判、碰撞线索,并抽调精干警力到涉事公司周边实地走访,开展外围调查、取证工作,最终确认这些种子没有任何标识,涉嫌假冒伪劣。
随后,民警来到该种业公司,对企业负责人焦某进行了询问。针对民警提出的一个个问题,焦某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民警检查发现,已经灌装完成的种子使用的是某知名种业公司的包装以及标识,经查证,系套用。
环侦支队先后与省农业农村厅种子管理总站、省金庆种业有限公司取得了联系,对涉案种子样本进行了基因序列比对,确定涉案种子为“金庆707”假冒伪劣玉米种子。
经民警进一步查实,该型号玉米种子是农业农村部严禁销售的转基因种子。“金庆707”对原生农作物具有灭绝作用,是一种“霸王”种子,种植过该种子后,土地结构、土壤肥力会遭到严重破坏,会导致不能再生长其他农作物。
民警将假冒种子全部扣押,经称重,发现仅有40多吨,与民警之前掌握的70吨线索相去甚远,其他的种子去哪儿了?
经讯问,焦某交代,他将灌装完成的种子出售给了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等地的多个合作社和经销商。
今年初,焦某经人介绍,在甘肃省酒泉市甘州区总寨镇一家育种基地购买了70吨散装玉米种子。将这些玉米种子运回大安市后,焦某雇佣了几名工人套用包装,灌装成业内知名品牌的玉米种子,分批次销往镇赉县、内蒙古乌兰浩特市、黑龙江省泰来县等地,共计23吨,非法获利80余万元。
焦某告诉民警,他平时和该育种基地的负责人闫某和肖某联系购买种子的相关事宜。民警在焦某的手机微信上,发现了双方的交易记录。
“这个时候正是广大农民集中购买种子、化肥的关键时期,时间紧迫,为避免更多的假种子流入市场,必须立即出击。”环侦支队民警张冶告诉记者,环侦支队立即组织精干警力,兵分两路,一路远赴甘肃省开展调查并抓捕犯罪嫌疑人,一路追查已售出的假种子。
民警到达甘肃省酒泉市后,首先在宾馆内召开了案情探讨会,分析已经掌握的线索,部署具体行动,并与当地警方对接。
安排好各项工作后,民警在当地警方的带领下,按照焦某交代的地址,驱车前往调查。然而,民警却扑了个空。
民警立即与局里联系,再次向焦某确认地址。焦某表示,他当时是按照对方发来的地址导航去的,后来将地址删除了,现在只记得大概位置。民警研究后决定,开车到附近进行寻找。可是,民警连续找了几天,却没有任何收获。
民警对有关线索重新进行筛查、比对,从焦某提供的碎片化线索中抽丝剥茧,最终锁定了闫某和肖某藏匿的位置。民警立即行动,成功将二人抓捕归案。
闫某和肖某交代,两人窃取代号为“金庆707”的伪劣玉米种子后,在培育基地进行繁育并出售牟利。
与此同时,环侦支队第一时间将焦某售出的23吨种子追回,避免了农民种植后减产、绝收等严重后果。
目前,警方已将销售的23吨种子依法集中扣押,为农民止损300余万元,相关涉案人员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