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家集高分子材料应用场景开发、功能工艺研发和产品生产营销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它就是位于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的
十年磨好一块布,金潮实业旗下的“金潮篷布”品牌也成为了卡车篷布行业品牌引领者,2023年,公司产值1.97亿元,再续辉煌。
金潮实业的前身是海宁化肥厂,于1970年建成投产,地址位于海宁市区东山脚下。
“化肥生产是典型的高耗能产业,当时为了降低能耗,海宁化肥厂就和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化工研究院、西南化工研究院、化工部小氮肥技术中心、江苏化工设计院等国家著名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先进的化肥生产工艺和设备。在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后,能耗大大降低。”海宁金潮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峰回忆,海宁化肥厂生产技术水平始终处于国内同行先进水平,产品品质也在华东几十家同行中名列前茅。
拥有浙江驰名商标品牌的海宁化肥厂,鼎盛时期,光员工就超千人。张峰1996年毕业,就进入海宁化肥厂,从事技术工作。那时,海宁化肥厂利润十分可观,产品远销安徽、湖南等地。随着工业经济逐步发展,化肥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海宁化肥厂的市场也渐渐“缩水”。
2010年,海宁化肥厂面临转制,彼时的张峰已经自己创业,在盐官经营一家篷布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主要做外贸。
“化肥厂有两条路走,要么破产清算,要么转制。”而转制就要有人接盘,当时的张峰凭借着对海宁化肥厂的情怀,接手海宁化肥厂,成立海宁金潮实业有限公司。
金潮实业没有延续海宁化肥厂生产化肥的道路,而是一头扎进篷布生产。原有工厂的技术、设备都被“尘封”起来,客户资源完全不对口,金潮实业所面临的是全新的赛道。而对公司来说,转制以后当务之急是异地搬迁、深耕研发技术。
2011年,金潮实业位于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的新厂区开工建设,2013年金潮实业生产线启动生产,开始新篇章。也是那时,金潮实业开始布局国内市场。
张峰说,与国外市场超市集中采购不同,国内市场只能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卷”,拼质量、拼价格,篷布经营户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利润空间也有限。对于技术出身的张峰深知,金潮实业想要在国内市场立足,必须拿出“拳头”产品。
为此,金潮实业在生产制造端加大研发投入,从生产设备到原料配比,再到织布,全部都是自主研发,正是因为“一条龙”把控,其生产的篷布更具防水性、遮光性、耐磨性。“我们篷布是PE(聚乙烯)高分子材料,这是一种环保性材料,是食品级材料。”金潮实业不惜“烧钱”,反复研究,主要就是为了能够研究出绿色、环保,可循环的材料。
为了撬开国内市场,张峰还带着销售团队前往卡车集聚点开展市场调研。不少卡车司机表示,只要能够买到质量过硬的篷布,不在乎价格。
于是,张峰带着篷布产品来到经营户中谈销售,由于品牌熟知度不高,经常吃“闭门羹”,经营户不约而同给出相同的理由——价格高、卖不出去。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金潮实业的销售团队向经营户保证,公司免费送货,只要卖出,就算经营户进货。同时,只授权给区域内一家经营户销售“金潮篷布”。
由于前期调研卡车司机奠定的基础,听闻消息,不少卡车司机都前往经营户中去购买“金潮篷布”,渐渐地,“金潮篷布”在行业里也站稳了脚跟。而金潮实业,也紧紧抓住抢来的机遇,依靠自己的研发团队,不断“上新”产品,在行业内刮起了一股“金潮篷布”新风尚,获得业内良好口碑。
如果说,布局国内市场的这10年是求生存的10年,那接下来的10年,就是蝶变跃升跨越式发展的10年。
2022年,金潮实业承担绿色生产者责任,以“绿色材料”和“绿色循环”双绿市场战略,重新定位和战略布局,做大做强做精产业。
“绿色材料”所指向的就是“金潮篷布”原材料——PE(聚乙烯)高分子材料,这是一种可以替代PVC的新型材料。在公司大门口,就摆放着一个游泳池,这是PE材料应用端的尝试,该材料可实现回收利用,未来前景无限。
而“绿色循环”则是从生产至销售,全过程实现可循环。2023年5月,企业编制《海宁市金潮实业有限公司年产50万片塑料托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并成功通过审批。边角料、原辅材料和包装袋等原材料可用于塑料托盘生产,进一步提高固废的回收利用率。
不止于此,近年来,金潮在篷布行业内率先实现篷布绿色循环功能,构建起“低碳益站——绿色低碳,篷布换购”的篷布绿色循环体系。同时,打造“金潮惠”平台绿色低碳场景新体验,建立了低碳益站换购、结算、流转运营体系,成功实现低碳益站线上运营。截至目前,低碳益站已有全国试点网点310家。
“预计2024年,产能能达到2万吨,产值3亿元。”张峰表示,金潮用国内市场十年的品牌深耕,升级了先进的生产设备,积累了产品开发能力,完善了品控体系,培育了成熟的营销策划团队,第二个10年又全面启动了品牌出海,充分开拓和进军国际市场。展望未来,金潮实业将以勇立潮头的拼搏精神,勇闯“无人区”,创造新业绩。